首页-->队伍建设-->检察文化
【剑胆共济 检史追源】之十:未成年人保护——济源检察第一案
】  来源:政治部   时间:2023-04-06  浏览 人次


未成年人保护——济源检察第一案

河南省人民检察院济源分院  
史兆鹏

“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,是中华民族的希望”,党的十八大以来,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未成年人保护工作,汇聚合力为孩子们的成长保驾护航。


分院“人民检察史陈列馆”一角
(50年代办公场景还原)

“对未成年人的保护,怎么强调都不为过”,最高检多次对未成年人检察工作提出要求,检察机关正在党的绝对领导下,以司法办案为依托,用心用情守护好这项“朝阳事业”。2018年,最高检抗诉了一起教师在学校强奸、猥亵多名女童案,该名教师刑期由有期徒刑十年改判无期,就办案中发现的校园安全问题,向教育部发送“高检建(2018)1号检察建议书”,这是历史上首次以最高检名义发出检察建议。此后,检察机关深入推进法治副校长工作,并通过强制报告、入职查询等机制进一步筑牢未成年人保护防线,由此可见,新时代检察机关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视野之广、力度之大。

那么,历史上的检察机关是怎样保护未成年人的呢?在济源分院的人民检察史陈列馆,我发现,济源检察机关成立以来的第一个案件竟然也是涉未成年人案件。“1950年9月25日,刚刚成立的济源县人民检察署正式开始办公,当初只有三名同志,受理的第一案是县立第一高校教师赵某某,对全班八名女生进行摸身体等猥亵行为二十余次,并强奸了女生赵某某。我署立即派员查明了案情,将赵某某逮捕归案,打响了济源检察机关的第一炮。”



《济源检察志》这段不长的记载,呈现在我眼前的,却是这样一个清晰的画面:一间简陋的办公室,青砖黛瓦,木门木窗,门边竖着“济源县人民检察署”的木牌,白底黑字,繁体。门前有大树,鸟鸣雀跃,绿阴匝地。隔着一挂竹帘,隐约可见室内的光景。室内老式桌凳,置于青砖地面。光线不太好,三位检察人员戴着眼镜,在仔细地研究这起案件……


为了更直观地感受那时的办案过程,我到市档案馆查阅赵某某强奸一案的卷宗。穿过斑驳的光影,打开咯吱作响的铁皮柜,工作人员拿出一册保存了70余年的材料,它并不厚,但犯罪事实却触目惊心地呈现在早已泛黄的法律文书上。每一页都是竖版手写繁体字,尽管字迹端正,但于我而言,全部看下来的确是费了一番功夫。

卷内有赵某某所在学校、济源县青妇委联合会的控告材料,要求迅速依法惩处赵某某;有公安机关讯问赵某某的笔录,其对涉嫌的犯罪事实有供述、有辩解;有济源县人民检察署的指控意见,有济源县人民法院判处赵某某有期徒刑5年的呈文和平原省人民法院新乡分院改判赵某某有期徒刑10年的指令......


新中国成立初期,百废待兴,百业待举,司法工作同样处于起步阶段,卷内法律文书、用语并不十分规范,但就判决结果看,则充分体现了司法机关对未成年人、对妇女的保护。如果以现行刑法衡量,赵某某无疑构成强奸罪、强制猥亵他人罪,加之其具有的教师身份,多人多次,数罪并罚,判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也是完全有可能的。

时光荏苒,检察机关的称谓从“工农检察人民委员部”到“人民检察署”,再到“人民检察院”,用毛笔或钢笔一笔一画书写的法律文书,早已发展成为高效的激光打印字体,自上而下的竖版阅读也被更为方便的横版阅读取代,办案系统中的审结报告、示证方案、审查判决表等文书格式可以在线“一键生成”......时代的变迁大大减少了办案人员的工作负担,而与日俱增的,是检察机关对孩子们心手相连、无微不至的关爱和守护。



随着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》《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》等专门法律的出台,最高检先后发布《检察机关保护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八项措施》和《关于加强新时代未成年人刑事检察工作的意见》等一系列文件,让未成年人检察工作有了更加充分的遵循。


我所在的济源分院积极践行“教育、感化、挽救”方针,以“教育为主、惩罚为辅”为原则,多措并举强化未检工作。成立未成年案件办案组,指定专人负责,实行刑事、民事、行政、公益诉讼一体化办案机制。指派十余名检察官兼任中小学校法治副校长,送法进校,助力平安校园建设。给予被害未成年人国家司法救助,提供心理疏导,最大程度抚慰孩子受伤的身心。打造“兴华”工作室,集成办案、感化、帮教等功能,在预防未成年犯罪的同时,引导广大青年树立远大理想,为振兴中华而读书。

“未成年人是祖国的未来,民族的希望。加强未成年人司法保护,事关未成年人健康成长,事关亿万家庭幸福安宁,事关社会大局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。”案头有一本最高检编写的《未成年人检察业务》专著,开篇这段话如催征的战鼓,激励着检察人在时代大考中书写合格答卷。

几十年前,第一代检察人用为民初心守护天真童心,今天,检察机关对未成年人的附条件不起诉适用率已达35.9%,最大限度地教育、挽救涉罪未成年人;针对未成年人监护缺失的问题制发“督促监护令”3.8万余份,让家庭监护落到实处;推动包括教职员工在内的密切接触未成年人行业开展入职查询1000余万次,使潜藏的犯罪分子无处遁形......不忘艰苦岁月里未成人保护的检察自觉,守护新时代未成年人茁壮成长的一方蓝天,检察人,永远在路上。

  • 地址:河南省济源市黄河大道东段368号 电话:0391-6830100 邮编:450000
  • 版权所有 河南省人民检察院济源分院 Copyright Right 
  • ICP备案编号:豫ICP备18011278 号 技术支持:山谷网络 访问量: